
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,命人从洛中取回了太宗皇帝赐给他的一条犀带,穿好朝服,系好犀带,睡在床榻上,安详地离去了。算是寿终正寝。当初,张咏在成都做官,得知了準拜相的消息,告诉自己的身边的官员,寇準是当世奇材,可惜了,就是学问上还是欠一点儿。準大概只是精通春秋三传,他流传下来的诗作也有,但是比起同一时代晚一些的欧阳文忠公,范文正公,王荆公,就逊色很多了。一次机缘巧合,準在永兴军做地方官,(原文是“及準出陕”,按时间推算,应该是在永兴军任上)盛情招待了刚从成都罢官回京的张咏,两人应该是关系不错,临行之时,準一直把张咏送到了郊外,準客套性地问了一句,要分别了,有什么指教吗?张咏脑筋一转,给準留了一个悬念,让他回家去读《霍光传》,准当时没明白过来,回家后赶紧取出《汉书》,读到《霍光传》里的“不学无术”,会心一笑,才明白张咏是说自己学问不够好。朝廷又有新的任命,但是没有能够等到赵祯的敕旨,準已经去世了,在归葬途中,路过公安县,百姓难以掩饰对这位已故宰相的爱戴之情,就在路边痛哭祭奠準。赵祯去世时,也出现过这样的场景,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,百姓闻听赵祯去世,都自发披麻戴孝,感念皇帝的恩德。契丹皇帝得知赵祯去世的消息,也去祭拜。我在想是什么样的大臣,什么样的统治者能够这么受百姓的爱戴。我认为老百姓的感情是质朴的,不参假的。赵祯一朝,準得到了应有的身后荣誉,翰林学士孙抃为準撰写了神道碑,赵祯在碑文的开头,用篆体字书写了“旌忠”二字。
Jan 8, 2022
1 min

丁谓是一个能臣,也是一个佞臣,因为能力出众,当初颇受準的提拔。準渐渐发现丁谓的人品不好,慢慢开始厌恶他,準在宰相的位置上,丁谓是副宰相,有一次,政事堂里宰相和执政官们在吃工作餐,準喝汤的时候不小心把汤羹沾到胡须上了,吃相不太好,丁谓看到后,当众帮助準擦拭胡须。人之常情罢了,可能丁谓擦完胡须后还帮準说了几句解围的话,插科打诨,缓解了一下气氛。準竟然有些生气,他当众指责丁谓,指出丁谓是国家的重要官员,怎么能在这种场合为上司擦拭胡须呢?丁谓的一番善意,不但没有得到準的感谢,反而遭到準的当众指责,当时场面尴尬极了,丁谓无地自容。他是个睚眦必报的人,于是从此恨上了準。冤家宜解不宜结,準后来被赶出朝廷,一贬再贬,丁谓就是主谋。天有不测风云,丁谓本以为赶走了準,他就能稳坐相位,独揽大权了,但他忘了,刘娥不是一般人,他只是刘娥的一枚棋子。赵祯即位后,丁谓也因为犯了错误,立刻被赶出朝廷,被贬的地方比準还远,巧的是,两个人居然还要在被贬的路途上相遇。準被贬在雷州,得知了老对手和仇人丁谓被贬官,要经过雷州的消息。準早已看透一切,他们这些人都是皇帝的棋子罢了,拥有天下的人掌握着他们的生杀予夺大权,朝堂上的倾轧使得準心灰意冷,他不再想着回到朝廷,就在雷州了此残生罢了。準心中对丁谓的怨恨已然消解。两人殊途同归,临了竟然落得一样的下场,令人唏嘘。準准备好了一只美味蒸羊,命人在丁谓途经的路上等他,算是给饥肠辘辘的丁谓最好的礼物了。丁谓特别相见準,好多事情还想说道说道,比如当年溜须拍马那件事,至今丁谓还耿耿于怀,必须让準给他一个交代,準不想见丁谓。準家里的仆人嫉恶如仇,和準个性一样,听说仇人丁谓要来,准备教训一下丁谓,给準出气。準大度,怎么能干这样的事呢,把仆人关在家里,让他们终日在家里赌钱。丁谓没有见到準,怅然离开,準估摸着丁谓走远了,才打开家门,让仆人们外出。
Jan 5, 2022
55 sec

赵恒庸懦,但还算是知人善任。他在位期间,是大宋王朝国势上升的时期,他当政时的宰相大都是一时之名臣,如寇準,毕士安,向敏中,张齐贤,吕蒙正,李沆,王旦等,王钦若与丁谓也曾身登相位,这两人是佞臣。 澶渊之盟后,赵恒彻底放飞,想学习前代雄才大略的帝王去搞封禅,他的武功显然是无法同秦皇汉武相提并论的,就连魏文帝曹丕他都比不上。文治倒还行,他鼓励天下人读书,做官,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颜如玉,千钟粟和车马簇”就是赵恒所倡导的。有宋一代在文化、科技上的成就,是一座高峰。“中华文明,历数千载之演进,造极于赵宋之世。”此言不虚。 此时的赵恒踌躇满志,自以为天下太平,想搞搞封禅,彰显自己的功绩。赵恒的封禅行为,彻底拉低了封禅的档次,导致后世帝王因为他的封禅行为而不愿意再去封禅。封禅前的准备工作要做足,为什么呢?是因为他的所谓功绩实在成色严重不足,需要搞搞花样,各种天降祥瑞必须有,于是赵恒自导自演了一出肥皂剧,剧本虽然俗套,但是只要演员演技好,效果还是有保证的,男一号自然是恒本人了,男二号,本来定的是王旦,王旦深知男二号就是捧主角儿的臭脚,自己扮丑,他可不干,面对导演兼制片人的威逼利诱,王旦急忙抛出準,力荐準可以胜任男二号。男三号有人抢着当,近水楼台先得月,赵恒身边的宦官周怀政抢到了这个差事。 準接到演出任务,彻底蒙圈了,比当年自己与老杨头演的那一出要难得多,当年澶渊会盟,他是主角。这次赵恒让他演男二号,目的很明显了:皇帝给你一次机会,你中不中用吧,好好配合,演完了,宰相还是你来做,王旦一边凉快去,你如果拒绝,那想演的人可排成队呢,死了张屠夫,就吃带毛猪吗?準老了,他多么怀念和太宗相知相遇的日子,太宗一手提拔了他,君臣相知始终,传为一段佳话。当年赵恒年轻啊,澶渊之盟,準曾扶大厦于将倾,怎么,现在恒翅膀硬了,敢于拿捏準了。关键是,準还被恒拿捏得死死的。恒吃定了準老骥伏枥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準的心里是矛盾的,一旦配合恒演了这场戏,就能回到朝堂,再掌相权,施展抱负,但是如此这般违心献谄,名声可就臭了,好基友老杨头怎么看我?考虑再三,準应了恒给的任务。大戏上演了。男三号先是周怀政发现了上天江下的文书,上面满是上古的诘屈聱牙的文字,有人说这是祥瑞之兆,于是,周将其赶紧献给皇帝,朝中大臣可不是吃素的,大都对此嗤之以鼻,王旦没有表态,恒提前收买了他。怎么才能使众人都相信天书呢?找一位的深孚众望的大腕来表态,说这是真的,大伙儿才能相信。于是準登场了,準违心地说出了天书是真的。当然以準的演技,这样的剧本和桥段不在话下。大伙没想到寇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,朝堂内外的人都很惊愕。有了寇準的背书,天书这件事就成了。恒相当满意,去祭祀,封禅,都带上寇準。当然,事后,準的好处费是有的,他如愿再次拜相。天书事件是準一生的污点。此后他的仕途也急转直下。 赵家人的基因中带有某种不良基因,太祖和太宗倒是没显现出来。赵恒这一代元自辈的人里面就有所体现了。赵恒,赵祯父子,还有赵祯的堂侄英宗赵曙,都患有“疯病”,身体不好,导致寿命都不长,赵曙的儿子神宗赵顼也是短命的。赵顼的儿子哲宗赵煦也是短命,除了纵欲过度外,应该和这家族遗传病也有关系。这一点在南宋皇帝身上也有体现,疯皇帝光宗赵惇也是这样。宁宗赵扩和度宗赵禥则表现出的是智力低下。史书上说赵禥长到五六岁还不会说话,后来看到天上飞过一群鸟,才开口说话,先天即不足。此时的恒中风了,病得不省人事,皇后刘娥开始逐步显示出野心,利用心腹逐步控制了朝廷。準为了挽救朝堂危局,当恒的病稍好一些时,即恒清醒的时候,找机会私下里建议他提拔品行端方的大臣来辅弼皇太子,并防止刘娥擅权,刘娥有当武则天的野心,不可不防。準还一面和老杨头即杨亿杨大年做着准备,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政变。 周怀政企图发动发动政变,干掉刘娥,扶正太子,让寇準担任宰相来辅佐太子。但还没动手,就泄密了。周怀政被刘娥诛杀。準躺枪,刘娥恨死準了,于是将其赶出朝堂,贬官到南方。恒在病中并不知道刘娥在背着他搞什么鬼。弥留之际还在呼唤寇準,像当年恒的父亲赵炅将恒托付给準一样,恒在临死之前仍想把幼小的赵祯托付给準这位辅弼良臣。他不明百準为什么没有在来看望自己。而此时的準正在被贬往海南岛的路上,这是一条死亡之路……
Jan 3, 2022
1 min

赵恒逐渐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準了,终于,準被罢黜,新上任的宰相是王旦,王旦不失时机地在赵恒面前评价他的前任準,说的都是对準不利的话,在贬损準的同时也迎合了赵恒。準辗转在地方上做官,秉性和以前没有变化,刚忿如昔。他没有想到接下来的“天书”事件会成为他一生的污点。而他的仕途也将逐渐走向暗淡,一场酝酿已久的政治阴谋正在等着他。赵恒的生命也将走向终点,準的命运又会如何呢…
Jan 3, 2022
1 min

人红是非多,何况是云波诡谲的朝堂。準的秉性是刚直的,在宰相的位置上,握有人事大全,一再坚持选用人才的标准,而得罪了不少庸蠹。澶渊定策,準居功至伟,他自己也有些飘飘然了。显然他没有看过《旧唐书》,娄师德的唾面自干是何等精明之举。準学不来娄师德,离他年代更近一些的官场老油条冯道更是历经五代而官运亨通,是著名的不倒翁,后人骂他寡鲜廉耻,但是身处乱世,他的做法又有什么不对呢?準当然不会学冯道,也学不来娄师德。準就是準,刚忿如昔。準在赵恒心目中地位很高,奸佞小人嫉妒準,澶渊会盟时的王跑跑王钦若跳出来了,他给皇帝进谗言,说準在澶渊会盟时,利用了皇帝,把皇帝绑在自己的战车上,皇帝其实只是準手里的筹码,準是一个快输光了的赌徒,他要孤注一掷…最终结果是皇帝与契丹人签订了屈辱的城下合约。赵恒听了这个小人的话,恍然大悟,他开始渐渐疏远準了。
Jan 1, 2022
1 min

契丹长驱直入,已经到了黄河边上,距离东京城很近了。情势危急,朝堂上,王钦若,陈尧叟等人撺掇赵恒逃跑。但主战派明显占了上风,準身为宰相,力请赵恒御驾亲征,前往澶州。当时的战场形势比及汉高祖白登之围,唐太宗的渭水之盟,还差得远,至少主动性还掌握在赵恒手里,可进可退。进可以鼓舞士气,四方勤王之师正在向澶州集结,契丹孤军长驱直入,在大宋腹地作战,如果不能速战速决,粮草不继,很有可能被合围的宋军吃掉。退也可,王跑跑和陈跑跑的方案并非不可行,大不了就地解散百官,朝廷今日不开张了。退到哪儿呢?淮河以南,长江以南,甚至可以往海上跑。赵构就是这么干的,完颜宗弼追着他跑,赵构从建康窜到杭州,又逃到秀州,明州,宗弼一路追赶,一路烧杀抢掠,但始终没能抓住赵构,赵构跑到海上去了。搜山检海,未能抓住赵构,而宗弼却被韩世忠困在黄天荡内,不得脱身,差点儿丢了性命。“蹙宋主于海岛,卒定画淮之约”。《金史》中的这一段评价道出了兀术的没能抓住赵跑跑的事实。赵恒显然还是有底气的,他手里的牌很多,目前还不用脚底抹油,“赵跑跑”这一名号还是留给后世子孙吧。 赵恒御驾亲征,到了澶州。这澶州分为北城和南城,黄河就是这南北城的分界线。在寇準的一再坚持下,赵恒咬咬牙,渡过了黄河,不,准确的说,他是被高琼绑架到北城的,赵恒内心是极度抗拒的。背后撺掇高琼的人就是準。赵恒到了真正的战争第一线,澶州北城。皇帝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大宋抗敌的军民。当地驻军没有掉链子,主动出城迎击来犯的势头正盛的契丹军队,并获得了难得的胜利。赵恒悬着的心暂时放下了。此时的他把全部的希望都押在了準身上,準被委任为澶州军事除了皇帝外的最高指挥。 準是一个合格的表演艺术家,这一次,他要在北城门楼上扮演一回谢安。但此时的他是没有心情下棋的。谢安下棋的时候就已经收到了胜利的捷报,感到风声鹤唳的是谢安的敌人苻坚。以目前的处境来看,準扮演计退司马的诸葛亮还行。但是皇帝需要的是一颗定心丸,暂时的小胜利是无法抚慰赵恒内心的恐惧的。準知道怎么安抚这位年轻君王。準临场发挥,自作主张改编了剧本,把原来谢安下棋的桥段改成了与老杨头喝酒划拳。北城门外,契丹人很焦躁,他们刚刚受了小挫。城门楼子上。好基友老杨头已经喝高了,两人划拳,呼喊的声音很大,準的表演是到位的,当然少不了杨亿的配合,此时準扮演的是醉酒版的谢安……赵恒看到準的表现,以他对準的了解,他知道準已经有破敌良策了…… 两军相持不下,战机稍纵即逝。能抓住机会的人,就能建功立业。这次,建功立业的机会落到了宋军特种部队的兵王张瑰头上。契丹统军大将萧挞凛在阵前督战。在没有望远镜的时代,宋军的特种部队凭借敏锐的观察力,锁定了这个倒霉蛋。特种兵们在城楼上相互配合,操作床子弩,弩撼机发,刚好戳中了萧挞凛,他死了,死在了宋军狙击手的长弩下。契丹军队乱了。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宋军倾斜。 相持日久,契丹人无法在大宋皇帝面前攻克这座城池,加之孤军深入,在宋境腹地作战。深深的危机感笼罩着契丹人,他们有可能被耗死在这里,最惨的下场是被包了饺子。契丹人是务实的,求和…
Dec 30, 2021
2 min

赵恒即位后,準依然辗转于各地方官任上,直到咸平六年,才被调回京师,赵恒只知道準刚直不阿,地方官任上口碑很好,但宰相之职非同小可,佐天子,领百官,平庶务,于是让準担任计相,管理国家财政,準的行政效率之高让赵恒深为信服。于是,赵恒决定让準担任宰相,但是準刚直的秉性让赵恒担心他独自担任宰相会不容于同僚。于是将毕士安和準同时拜为宰相,準为次相,士安为首相。契丹几次挑衅式入寇,使準敏锐地觉察到将有重大军事行动发生。当年冬天契丹大举入寇应证了準的想法。赵恒慌了神,他的表现不比日后的赵佶,赵桓父子强多少。但毕竟形势不同,太祖时代征战四方的名臣宿将虽然多数已经凋零,但高梁河之战过去还不太久,河北劲旅尚在,王超、李继隆、石保吉等勤王之师日集,赵恒身边少不了奸佞劝其逃跑,赵恒也想跑,但是朝堂之上主战派依然是主流。準等人坚持抵抗辽军,说服赵恒亲征。最终,赵恒过了黄河,到达前线,準是出了很大力气的。宣和末年,国家的精兵都在西北,河北无险可守,也无锐卒。金人长驱直入。朝中非无李纲,种师道,百姓抗敌之心非不坚也。尚有一搏之力。然官家举棋不定,有李纲,种师道而不能尽用,师道死而东京破矣…
Dec 28, 2021
1 min

準在宰相的位置上,握有人事大全,当他要以自己的想法拔擢贤才,罢黜庸蠹时,得罪了不少大臣。诋毁他的人在皇帝面前说他坏话,告他擅权乱政。赵炅可不糊涂,他心里很清楚準是什么样的人。準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。赵炅已经快走到了他生命的终点,这是他执政的最后一年,他的恒没有经历过自己与太祖创业的艰难,没有见过千军万马的阵仗,更没有经历过“烛影斧声”的权谋政变。他想效仿唐太宗贬黜李積的故事,来给恒留下一个辅弼良臣。李積是个老狐狸,李世民的那一套把戏没能骗的了他,李世民留给李治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大唐治世。而眼下,契丹虎视眈眈,西北的党项人蠢蠢欲动,吐蕃,大理,强敌环伺。赵炅深知準将会是大宋的擎天柱石,他刚毅的秉性与李積完全不同,李世民绝没有想到李積会在关键时刻变成墙头草,武曌架空李治和李積的首鼠两端不无关系,李世民看错了人,但他赵炅不会。事实证明,赵炅的眼光没错,準的高光时刻还没有到来,此时,赵炅正好借着群臣的发难贬黜準。準即将在接下来的风云之变中大显身手。
Dec 26, 2021
1 min

赵炅认为自己年富力强,在位很久都没有要立太子的意思。有大臣提出册立储君的,都惹怒赵炅,遭到贬黜。準刚从青州被召还京师,赵炅顾不得自己足疾正发作,召见準,和他很亲近。急着问準立太子的事情。準没有从正面回答,说了一套冠冕堂皇的话,把球又踢给赵炅。赵炅说出了赵恒是他中意的太子人选,準当即附和。在册立太子这件事上,準深得赵炅的欢心。赵炅宴请準,两人喝得大醉。
Dec 22, 2021
1 min

準被贬在青州,赵炅常常思念準,第二年召回了準,让他担任执政官(副宰相)。温仲舒治理秦州,用堡垒和营寨来限制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活动区域。赵炅知道后很不高兴,认为他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方法欠妥,準引用唐朝名相宋璟的话来附和赵炅。最终温仲舒被调离了秦州。(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,温仲舒的做法无疑是对的。)
Dec 19, 2021
1 min
Load more